•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行业动态

传承中国文化应成设计师激发灵感的思想源泉

时间:2022-02-17 15:55:04  作者:房屋检测站  来源:房屋检测之窗  查看:3776  评论:0
内容摘要:传承中国文化应为当代设计师思考和激发灵感的思想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样的,在建筑设计中对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的方式与方法也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充分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结合当代社会的条件环境,一定能设计出充满自己国家文化内涵的建筑。文化的存在形式及表现形式,我们要在建筑设计...

传承中国文化应为当代设计师思考和激发灵感的思想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样的,在建筑设计中对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的方式与方法也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充分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结合当代社会的条件环境,一定能设计出充满自己国家文化内涵的建筑。

  文化的存在形式及表现形式

  我们要在建筑设计中传承文化,首先需要弄清楚文化的存在形式及表现形式。文化的存在形式分为两种:一种以集体记忆(或集体情感)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的心里,它是一种世代相传具有共鸣的集体情结;另一种以物质的形式存在,它以物质为载体,通过物质人们能解读其中的丰富的文化及所表达的含义。建筑是一个物质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我们可以解读建筑本身的意义与丰富的内涵 。

  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一种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表现,可以是一种物体的具体形式(形状、大小、颜色),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民族情节、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满意境、地域的归属感)。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

  我们要在建筑设计中传承文化,首先需要搞清楚传承的本质是什么。传承并不是简单地把文化符号(元素符号)复制和张贴,也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物体的自我标榜,它是深层处的核心精髓的继承,同时它又是发展和变化的,能够和现代社会连接成一条轨迹的承扬。有些设计师,贴一个符号、搞一个类似造型、复制一个元素就以为是文化的传承,其实是很肤浅的。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我们不仅要继承文化,还要发展创新文化,这是我们的传承。

  在建筑设计文化传承中,在结合现代条件的环境下,不同的文化形式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技术手段、构造方法和表现形式去传承。

  空间意境的营造。空间的意境营造是属于文化的抽象的表现形式,文化是通过空间的意境折射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空间的压抑与张扬、起承转合、通透与密闭、错落与包纳及其他手段(绿化、灯光等)使文化得以释放与张扬。在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中,贝聿铭并没有更多地采用元素符号和中国古园林的设计手法,而是吸收了中国古园林的空间精髓,通过空间的院落组合以及现代材料的运用,用现代的手法创造性地诠释了园林空间的文化意境及底蕴。

  元素符号的重新排列组合。某一个历史建筑以及文化,与当时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有关。建筑是具有历史时代性,我们模仿以及复制某段时期的建筑(元素符号)已经毫无意义。不能让文化断裂,又不能简单的复制历史承载物,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提取充满文化的历史元素符号,以现代的手法加以重新排列组合,使文化得以传承并具有现代感。

  如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它并没有简单复制中国古代密檐塔的建筑形式,而是结合当代的审美需要与技术要求,把密檐塔建筑形式以元素符号形式加以创新(尺度以及形式)和重新组合,使金茂大厦充满历史文化和现代精神。

  技术构造以及材料的体现。建筑的技术构造和材料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技术)有关之外,还跟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宗教信仰等有关。建筑的技术构造是文化的一个直接要素,它通过材料、构造的形式把文化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如由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杭州象山校区,它通过对砖瓦的营造与运用,不经意间把质朴的诗意文化飘散于空中。

  传统文化的现代表现手法。在当代的材料、空间功能的需求和审美观的变化下,很多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构造形式、材料样式与建筑形态在当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在这个矛盾中传承文化呢?我们主要抓住文化精髓,通过变异与创新赋予现代材料以及构造方法更深的含义,使现代建筑能很好地体现传统文化。如贝聿铭为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它通过现代材料以及新的表现形式,使构筑物在满足功能的要求情况下又充满历史的味道。

传承中国文化应成设计师激发灵感的思想源泉

  具象的夸张与放大。某一具象,如果具有人类赋予的意义,经过夸张放大后更具冲击力,文化的释放也更具爆炸力。这个设计手法好像更加适用于纪念性建筑。如著名建筑师彭一刚设计的刘公岛甲午海战馆,15米高的北洋海师将领雕塑极具视觉冲击力,它带领人们到历史之中,使人们重温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传承中国文化应成设计师激发灵感的思想源泉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发扬和传承丰富的中国文化成了我们当代设计师思考和激发灵感的源泉。


标签:传承中国文化 建筑设计 规划设计 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  
无觅关联推荐,快速提升流量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

南京|济南|广州|南宁|福州|郑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长沙|太原|大连|长春|青岛|哈尔滨|杭州|合肥|南昌|武汉|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嘉兴|湖州|宁波|舟山|咸宁|通山|

浦西|浦东|黄埔|徐汇|闵行|嘉定|虹口|闸北|宝山|奉贤|崇明|静安|长宁|杨浦区|青浦|金山|普陀|自贸区|世博会|迪士尼|川沙|佘山|奉贤海湾|虹桥|临港|浦江|江湾|美兰湖|顾村|

房屋检测实验室,房屋检测站,房屋检测公司,房屋检测机构,房屋质量检测,钢结构无损检测,建筑工程质量司法剖断,厂房失火后剖断,抗震剖断,房屋完损等级检测,房屋安全性检测,房屋损坏趋势检测,房屋改变检测,房屋抗震能力检测,上海房屋检测实验室,上海房屋检测站,上海房屋检测公司,上海房屋检测机构,上海房屋检测,上海房屋质量检测,上海钢结构无损检测,上海建筑工程质量司法剖断,上海厂房失火后剖断,上海抗震剖断,上海房屋完损等级检测,上海房屋安全性检测,上海房屋损坏趋势检测,上海房屋改变检测,上海房屋抗震能力检测

主营房屋质量检测、钢结构无损检测、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厂房火灾后鉴定、抗震鉴定等。甲级资质,最快一周出报告。  联系电话:18017934777/17717607402 (徐老师)

上海房屋检测专家 上海房屋安全检测 上海房屋质量检测 上海建筑质量检测 上海房屋检测之窗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750号  沪ICP备10202383号-40